白酒的涨价史,同样的酒不同的价格
2020-09-19 来自: 灯塔市铧子酒厂 浏览次数:63
我国自1952年开始举办评酒会,至1989年共评定了五届。这五评酒会对白酒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它首先肯定了传统品牌在白酒行业中的地位。同时,它还让一些品牌依靠其技术特征和品质赢得了人气并增加了自身价值。所以,在这之前是没有白酒和低端白酒之分的,只分中国名酒和地方名优酒。
那么白酒是怎么来的呢?
在80年代末,放开了中国名酒的定价权。于是,有三家酒企乘着中国名酒这个金字招牌的影响力还很牛的时候,纷纷行动起来。茅台、五粮液抢先开启了提价模式,剑南春紧随其后。所以,在90年代初期,“茅五剑”正式成为白酒的代名词。而这个时候,泸州老窖和汾酒还在思考,“是继续走群众化路线还是走官宦商贾化路线”,这是个问题。等到了90年代末,“茅五剑”品牌地位牢不可破,其他品牌再想提价就比较乏力了,大多只能发展中低端市场了。
新世纪开始,各大名酒开始反思,传统老名号不顶用了,才是出路。于是全兴开始表演,2000年,全兴把很多资产都卖了,结果水井坊单飞了。2001年,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品发布会,一炮打响,让这位浓香老祖跻身市场。同样是2001年,沱牌曲酒推出舍得酒,进军市场,可惜一直不温不火。2003年,洋河大曲着力打造“蓝色经典”系列,现在的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可谓是家喻户晓。同年,郎酒开始打造“酱香”,孵化出了红花郎、青花郎。2004年,被假酒案搞得焦头烂额的汾酒,痛定思痛,推出了青花汾酒。2008年,古井贡酒年份原浆。
除了这些享誉的白酒之外,实力雄厚的区域性白酒公司也在不断寻求市场。衡水老白干分裂出十八酒坊,高沟变成了今世缘,佛子岭特曲改为迎驾贡酒。这些酒企使出浑身解数,七十二般变化,只有一个目的:涨价!
纵观现如今的酒市场,各种玩法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这也就是为什么白酒的产量每年都在降低,酒企的营收和利润却越来越高了。